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18:22:05   浏览:993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办公厅


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1985年4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


为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研究工作的管理,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展各项基础研究,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重复浪费,特制订本办法。
一、教育部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规划及年度计划由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
二、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包括新产品的研制,老产品性能、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重大改进,标准的制订和测试方法的研究,以及与教学仪器设备有关的各项基础研究等。教学仪器研究课题,可参照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规划纲要和分科规划,根据教学和生产的实际需要提出。
三、凡欲承担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并希望列入部年度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应将研究课题、意义、基本思想、条件及进度据实填写“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申请书”一式四份,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盖章,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学仪器公司(站、社、处)签署意见后,在每年第三季度报部教学仪器研究所。部属高等院校可由校有关单位签署意见后按期直接上报。
四、教学仪器研究所一般于每年第四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对申请项目进行审查和协调。审查通过的项目将编入下一年度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计划,报部批准下达执行;未通过项目的申请书将退回原申请人,并不扩散其研究思想。
对于重大的、有明显效益的研究项目,可随时报部审查批准下达执行。
五、承担部年度研究计划项目的单位,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所须研究经费一般通过自筹解决。对于论文、报告、标准等没有直接经济收益的基础研究和风险较大、急需开发的产品研究,教育部将酌情拨给研究补助费。得到补助费的项目,在年终和项目完成后,应分别向教学仪器研究所报出决算。
六、列入部年度研究计划的项目,属于论文、报告或标准的,需由执行单位编制项目行动计划,报教学仪器研究所存查;属于产品的,需填写计划任务书,报教学仪器研究所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学仪器公司(站、社、处)或部直属高等院校有关部门督促执行。对于已列入部年度研究计划欲中途停止进行的项目,应及时提出报告,经教学仪器研究所确认后方为有效。
七、列入部计划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完成后,由教学仪器研究所或委托有关单位负责组织评价或鉴定。研究成果归承担者所有。对确有创新的有较大使用价值的仪器,将记入我国“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名册”,并可在产品说明书及包装上使用“教仪鉴字×××号(鉴定证书号)鉴定通过”字样,对确有见解的论文或报告,视其水平和价值,分别推荐到有关刊物上发表。对优秀的研究成果,将收入“教学仪器设备研究成果汇编”,并对其中部分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部属高等学校可自行安排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对于未列入部年度计划的请将课题名称、承担单位及完成日期报教学仪器研究所备案,其成果由任务下达单位负责评价。对其中优秀者,经教学仪器研究所审核后,亦可列入“教学仪器设备新产品名册”或收入“教学仪器设备研究成果汇编”,并可参加评奖。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的决定

(2004年6月25日通过)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批准外交部部长唐家璇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0年12月25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





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管理办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


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管理办法


(2004年10月1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10月1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公布 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的管理,进一步扩大对俄经贸合作,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以下简称互贸区)内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部门、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互贸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3号小区内的中俄互市贸易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居民在互贸区内,进行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的商品交换活动。

第四条 互贸区是中俄边民从事互市贸易的特殊区域,两国边境地区居民可进入互贸区从事互市贸易。

第五条 中俄边境地区的企业、经济组织,在互贸区内设立摊位,从事商品交易活动,按照边境贸易进行管理。

第六条 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是统一领导和管理互贸区的职能机构,实施对区内相关事务的管理、协调和服务。

第七条 管委会行使以下职权:

(一)编制互贸区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负责互贸区日常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负责互贸区内国有资产、土地、建设、房屋产权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四)负责互贸区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其他投资项目的审核、管理工作;

(五)上级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八条 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部门在区内设立办事机构,负责入出境事务的管理。

第九条 互贸区分别设立中俄边民专用进出通道,由公安、边防检查部门监管。边防检查部门负责俄罗斯边民进出互贸区的检查管理工作。中国公民可在指定通道自由出入互贸区。

第十条 公安部门派驻互贸区的机构负责互贸区内的治安管理,依法保护中俄居民、企业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十一条 互贸区实行封闭管理。进出互贸区的人员和物品在边防检查部门和海关的监管下由指定通道进出。

第十二条 持我国政府签发的有效签证的俄罗斯居民,在其护照和签证有效期内,或者免签证来华团体旅游的俄罗斯居民,在其护照等身份证件有效期内,且在华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的,可自由进出互贸区。

第十三条 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中俄互免签证协议的有关规定,实施对俄罗斯居民的各项管理工作,对需要在互贸区停留30天以上的,可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

第十四条 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不得进入互贸区;属于国家限制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和认证管理的商品,按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五条 进出互贸区的物品,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陆路边境口岸入出境,执行国家统一的边境贸易管理规定,海关依据《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56号)实施监管。

第十六条 检验检疫部门对由俄罗斯进入互贸区的物品在口岸进行入境登记,放行入区后,在区内进行检验检疫;俄罗斯企业、经济组织和边民从互贸区带出的物品,由检验检疫部门在区内实施检验检疫并签发放行凭单,在口岸验证后方可放行出境。

第十七条 互贸区内设立金融、保险机构,开展货币的兑换、存储、进出口结算、信贷及人身、财产保险等业务。

第十八条 中俄两国企业、经济组织和边民在互贸区内进行商贸活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缴纳税费。

第十九条 在互贸区内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经济组织和两国边民的合法权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平等保护。

第二十条 进出互贸区和在区内开展经营及管理活动的部门、企业、经济组织和两国边民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违反规定的,应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