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8:40:57   浏览:899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防御近期强降雨天气加强农业抗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经、农林)、农机、畜牧、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据中央气象台6月8日预报,未来10天我国强降雨区将位于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云南南部一带,降雨量将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为及时有效地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切实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范强降雨天气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江淮地区小麦正处于收获的高峰期,江南、华南等地区早稻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好形势意义重大。这次强降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防御强降雨天气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狠抓各项防汛减灾措施落实,确保思想、人员、物资、责任、措施“五到位”,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二、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海洋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和灾害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强化灾情调度,主动收集、核实和反映灾情,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渔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预警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区域的渔船和人员,确保所有渔船及养殖人员及时避风、避浪。

  三、迅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各级农业部门要借鉴以往防御台风、洪涝等雨涝灾害的成功经验,针对此次强降雨的特点和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御方案,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抓紧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抓住晴好天气,加强组织调度,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千方百计加快小麦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要组织农民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水果、蔬菜等作物;要把早稻和中稻作为防护重点,及时落实疏通沟渠、防洪排涝等防御措施;要组织人员对大棚设施、畜禽场舍和农业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固。

  四、狠抓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各地要把灾后恢复生产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和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灾区,指导农民搞好生产自救。抓紧组织排水降渍,加强在田作物的灾后田间管理,促进受灾作物及早恢复生长;帮助灾区根据灾情特点,研究制定完善农业生产恢复方案,结合农时季节和地区特点,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搞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积极组织农机投入抗灾救灾,及时抢排农田积水、修复水毁农田。加大灾区动物疫病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力度,确保灾后无大疫。

  五、统筹抓好“三夏”生产

  各地要做到抗灾救灾与“三夏”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在抓好抗灾救灾的同时,要及时组织农民腾茬播种,确保不空田、不荒田,努力增加玉米、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及时做好查苗补苗、中耕锄划、浇水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认真总结小麦高产创建经验,深入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力争今年粮食单产水平有新提高;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突出抓好水稻“两迁”害虫和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切实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农业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八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吴德辞去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职务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吴德辞去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职务的决定

(1980年4月16日通过)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接受吴德辞去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职务的请求,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追认。

铁路运输企业减员增效实施意见

铁道部


铁路运输企业减员增效实施意见
铁道部



减员增效是铁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市场经营,保持稳定和发展的长期战略性任务,也是国务院领导多次对铁路工作的要求。全路各级领导、各管理部门,必须彻底转变用人观念,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在职工总量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将企业用工逐步
纳入减员增效轨道。
实施减员增效的重点是铁路运输人员。减员目标是:1997年至2000年,全路既有线平均每营业公里每年减少运输人员1人以上,由37.2人减至33人以下。各铁路局(含广铁集团公司,下同)主要生产组劳动效率要达到或超过“七五”、“八五”期间全路各铁路局实际达
到的最高平均值水平。具体提效目标由各铁路局分别制定下达。
为保证减员目标实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执行控制职工总量的有关政策规定。严禁从社会招工。新投产大中型项目所需人员,全部由运输企业内部挖潜调剂,本企业解决不了时可在全路调剂。
二、大力推动生产布局和劳动组织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人员结构。运输生产布局的调整,除撤、并机车交路跨局的机务段应报部核批以外,均由各铁路局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报部备考。
三、积极推动分离分流,减轻企业过重负担。要以减少运输支出、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推动房建维修、生活后勤等部门加快进入市场,营造“四自”机制,逐步过渡为与经营主体分立的单位。积极分流主业营运、管服等人员,充实多经部门,减少主业成本支出。
四、修订劳动定额和生产定员标准,改革不适应需要的设计规范和规章制度,为减员增效提供基础性保证。
五、新定投产项目,要首先优化劳动力配置方案。凡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地方,须同时提出减员增效方案,否则不予投资。
六、调整、压缩中专、技校的招生总量。优化专业设置,减少社会招生数量,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能力。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视自身能力合理接纳复员退伍军人,以缓解统配人员压力。
七、规范用工形式和开支渠道。企业现有各种用工(除企业中的公检法人员外),统一归并为劳动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劳务工三种形式,实行分类管理、使用,工资按规定列支。对非生产急需的临时工、劳务工要及时清退。认真清理长病、长休人员,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对实行劳动
合同制的人员,凡构成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要依法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八、实行职工企业内部下岗、待岗,促进择优上岗。对因生产布局、劳动组织调整和生产任务不足而出现的富余人员,实行内部下岗;对因个人能力不胜任本职工作,在安全、路风、劳动纪律等方面发生违纪行为,构不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实行内部待岗。下岗、待岗人员均应降低
工资待遇。
九、积极开发铁路内部劳动力市场。强化内部下岗、待岗职工转岗培训,提高下岗、待岗人员重新上岗能力。使内部劳动力市场成为调节铁路劳力需求的“蓄水池”,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员结构的合理调整。
十、搞活企业内部分配。根据企业各类人员不同特点,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建立对全体劳动者实施动态绩效考核的分配体系,运用工资分配经济杠杆,获取最大的劳动效率和效益。提倡职工一专多能,根据条件实行并职并岗。
十一、对实行体制改革、减少管理层次、取得良好效果的铁路局,部予以奖励。
十二、实行减员增效领导负责制。各级领导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分层次实行考核奖罚。各单位凡职工总量与其他从业人员比上年末减少或持平,完成部下达减员计划指标的,对单位给予奖励,超额完成的多奖;未完成计划指标的,
适当处罚。
十三、各运输企业的施工、工附业等部门,也要按照减员增效精神,逐年减少人员。
十四、多经企业是安置分流人员的主渠道,各单位应大力扶持。积极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吸纳能力。未经批准,多经企业不得直接从社会接收人员。
十五、劳动力配置实行归口管理,非归口管理部门下达文件不得夹带增机构、提级别、加人员。
十六、在社会环境尚不具备大量接纳企业富余人员的条件下,暂以下列人员作为本企业减员计算口径。
1.终止、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2.充实多经、集经人员;
3.外出劳务(停薪留职)人员;
4.企业内部退养人员;
5.新建铁路内部调剂人员。
附件:铁路运输企业1997年减员计划(略)



1997年2月13日